出書後,偶爾會收到一些講座邀請,若邀請人是長輩,很常會在講座結束後,問我一個問題:
「你是讀什麼科系畢業的呀?」
每當我說完自己的科系後(資訊傳播),他們總會若有所思,想找出之中的關聯,我就會打斷他們說:
「我念什麼科系都會寫出這本書啦!」
其實不只是出書,包含後來接案,做網站、弄SEO、投廣告時,也都會有很多人問我:
你是讀什麼科系的?為什麼會學這些。
在我看來,這是個莫名其妙的問題,但我知道這是很多人的思考邏輯。
選個好科系-> 學到專業技能-> 找到好工作
但真的是這樣嗎?我想透過我自己的體驗,分享一些我的想法。

大學學歷真的重要嗎?
在談科系之前,我們往上談一個更大的命題:大學學歷,真的重要嗎?
我沒有要跟你扯祖伯克跟比爾蓋茲,如果你因為聽到一些屌人大學沒畢業,就假定學歷不重要,那我勸你好好重視學歷,因為你連最基本的思維邏輯都很爛。
大學學歷,在大部分的情境下,都很重要,說更明白一點,是學位很重要,實際教育本身反倒還好。
如果這社會一點也不在乎學歷,那你大可以靠自學,用更有效率的方式,學到職場社會中所需的技能。但偏偏,這社會就是在乎學歷,你要是只有高中畢業,很多人會歧視你,就算明著說不會,私底下也會。(全世界都一樣)
大學學歷,算是讓你在社會上正常打滾的入場卷,不至於讓很多人在根本不認識你時,就預先產生成見。
若你天縱英才,耀眼到別人無法忽視,當然可以跳過社會常規,但大多數人都不是這類人,所以你最好還是遵循大數法則,有大學學歷的人,收入就是比沒學歷的人,穩定非常非常多。
外部延伸閱讀:大學畢業10年後,有沒有大學學歷,年收入相差2倍以上

義務教育的青黃不接
談回選科系。
我過去選系時,根本就在盲選。
Why?
因為整個12年的義務教育中,我們都在「好好專心唸書」,對現實社會一無所知。
有人説選科系是期望與未來工作接軌,但我根本不知道「工作」有什麼啊,就算聽過某工作,也是超級無敵模糊的概念,像在暴風雨中開車,眼前一團迷霧。
這種情況是要選什麼?
就像有人要你從十二星座中挑一個星座的人當老婆,但你不懂星座,也不懂怎麼挑老婆,當然只能瞎選。
科系的不靠譜性
在2018年《遠見》與yes123求職網,做了一份上班族的普查,調查顯示,剛出社會的職場新鮮人,有六成(60.4%)表示學非所用,即便出社會8年後,仍有54.8%從事和當年大學所學非相關的行業。
當然,大學的功能不只是職業訓練,但為了討論方面,我姑且先把它當成大學最主要的功能。
事實是,大多數的科系的確就是為了職業需求反推而成,像是醫藥學群、法政學群、工程學群,都是為了培育專業人士所設立的系所。
但除此之外的很多科系,都只存在於大學中,出了大學,他就沒有伸展手腳的機會了。
就像前陣子很有名的「讀昆蟲系沒路用」言論,雖然聽起來很傷耳,但我相信讀昆蟲系的人,未來從事與昆蟲相關行業的比例,大概率是很低的。
另外,科系產生的速度,通常也跟不上社會的變化,因為現在科技與資訊的輪轉速度越來越快,等系準備完講師、教程、教材時,說不定那產業都已經退燒了,更不用說學生還得念四年,絕對是與業界脫軌到爆炸。
所以,除了我上面說的那些為職業需求反推的學群,大多數的科系,在職業訓練這件事情上,都不太靠譜,很多人唸了四年,都比不上在社會上打滾四個月。

那些比選對科系更重要的事
好加在,我認為選什麼科系,根本不是太重要的事情。
偏偏大家喜歡把這件事說的很嚴重,好像選了,這一生就定調了。
我敢大膽的保證,即便你選錯了,人生也不會就此毀滅,只要你掌握下面三件事,就算你大學生涯都在錯誤科系中渡過,也有美好未來等著你。
學習與探索
學習,是現代人的超能力。
但義務教育交給我們的學習,只是最底層的能力;你必須要自己花更多時間,去學習「怎麼學習」這件事。
當你離開校園後,不會有人逼著你某個時間點一定要出現在哪個教室,但你的學習不能停止,一但停止,你人生就停滯了。
有句老話是:「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。」
投資自己,具體的操盤方式,就是學習。
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探索。
大學時光什麼沒有,時間最多,這讓你可以不負責任地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,盡可能去接觸不同的學科,理解真正商業世界運作時,這些學科都在做些什麼。
找到哪些事情可以真正讓你興奮,忍不住想要不停地了解更多?
探索,當然不限於在大學時光,但這時候的探索是最純的,你不是為了錢、不是為了誰的期待,就是找自己喜歡的事情,這是很珍貴的,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機會好好探索。

人際與合作
若要我說大學最重要的功能,大概就是讓你在「安全模式」中體驗「現實社會」。
現代社會運作仰賴大量人與人之間的協作,義務教育的過程,除了打掃廁所,你不太有機會與人合作,但大學裡就有大量的機會,小組報告、社團、球隊、宿舍…等等。
雖然我沒太喜歡「做人比做事重要」這句話,但學會怎麼和人相處、怎麼化解衝突、怎麼在合作時扮演自己該扮演的角色,都是一輩子受用的事情。
就像我說的,你在安全模式中體驗,所以就算你搞砸了,通常也不會怎樣,不會有人要你離職,也不會有人上法院告你(還是有點可能)。

經歷與瘋狂
我們很喜歡花錢買一些物質,但其實對人而言,真正無價的東西是體驗與經歷。
那才是別人偷不走的東西,一但是你的,就永遠是你的。
大學期間,很適合累積這些無價的經歷,多交些朋友,多去幾趟無意義的夜衝,多談幾場戀愛,經濟狀況許可的情況下,多去一些國家旅行,這些營養,都會讓你用更開闊的視角看待未來。
一趟好的深度旅行,可能比你修20個學分都還受用終身。

結語
選系對我來說,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。
我也不確定現在的教育體制是不是已經進化許多(應該不會)
單純分享我過來人的想法,希望任何面臨這個階段的你,不用迷惘與慌張,這不是你人生一翻兩瞪眼的交叉路口,而是個準備讓你前往任何地方的轉運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