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無用?5思考告訴你,為何讀了書,人生還是原地踏步1 分鐘閱讀時間

這是個知識焦慮的時代。

每個月上架的新書少說也有上百本,每月暢銷榜也是一直在更換,如果你真的想「狂」讀書,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資源。

我也曾為自己設下很多讀書計畫,一週一本、一個月幾本、一年xx本之類的計畫,但讀到後來,發現自己焦慮感越來越重,覺得腦子有破洞,讀了像沒讀,甚至發覺狀態還退步了。

這是怎麼搞的?

我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,畢竟時間寶貴,如果讀書真沒效果還不如焚書坑儒,打打電動也好。

這篇文章就是把我思考的結果分享出來,如果你也在焦慮的路上,希望這些文字能像杯花草茶,舒緩你的情緒。

你還讀得太少

第一層原因,可能是你還讀得太少,讀太少會產生一個根本問題,你的「閱讀」跟「理解」能力都還沒到位。

所以書中的文字,就只是符號而已,他沒辦法真的化成資訊被你吸收,更別說作為知識讓你運用了。

這不是指不識字,是指你看過之後,就算完全看的懂,也像沒看一樣。

即便我們都經歷過國民教育,但閱讀理解能力還是需要自身的培養,多讀,你才會對字裡行間的資訊更加敏銳,知道作者要說什麼,他為什麼這麼說。

讀多了,你就會發現,你「真的」看的懂一篇文章;

我記得我體驗到這種狀態時,非常興奮,每天都狂看好多文章,開竅了,終於真正理解別人在寫什麼。

我也發現,有時候可能不是能力問題,而是你身體就處在一個抗拒的浮躁狀態中,容易把跟自己原生知識不符的內容,下意識地拒絕。

這其實是人類的自然反應,畢竟演化的過程中,知識非「維生」的必要條件,對原始人來說,讓大腦去消耗其他器官的能量,根本就是找死。

面對這種反基因的行為,我們就必須靠後天的理性來馴服與培養,不要被直覺牽著走,開放任何可能,接受自己必須常常被已知打臉

反正,第一階段就是狂讀即可,不要去想有沒有效果,你必須先跟文字做朋友,才能談到下一步,跟身體產生化學反應

讀書能幹嘛

身體還沒辦法跟書的內容產生化學反應

我前陣子看了部經典老美劇叫做:「火線 The Wire」

劇情主要環繞在毒品、警察、教育跟官僚,是個命題龐大,但又很細膩的神劇,大家有空可以看看。

會談到這部劇,是因為裡面有段劇情跟我談的化學反應相關;

劇中,有位警察離職後到黑人學校任教數學,但學生上課完全不鳥他,他嘗試把教材變簡單、嘗試體罰與獎賞,但都沒有功效,學生就是不想甩他。

但有天,他發現某些學生會私下賭骰子,於是,他就把「機率」這堂課,用在骰子上,他教學生怎麼樣使用機率,來提高自己賭骰子的勝率。

頓時間,大家興致都提高了,不但上課專心,主動提問,甚至能夠舉一反三,完全不像之前死氣沈沈的那群人。

為什麼會差這麼多?

因為機率這個數學「知識」變得跟他們息息相關,不再只是數學而已。

很多時候,我們把書中的知識,就當作知識而已,但這遠遠不夠。

你必須要讓他跟你息息相關,他才會對你產生化學作用

想一想,書中內容如何實際運用到生活中,如何提升決策品質,真正對你產生影響的資訊,才是有用的知識。

這就可以解釋,為什麼很多人去看別人的「推薦書單」,看一看才發現難看死了,一點收穫也沒有。

比如說幾年前很流行的「杜拉克經營、管理」系列。

啊你就是小資上班族,沒有要經營,也沒有要管理,就算書談的再深刻,你也只能霧裡看花,因為你的生命體驗還跟不上書中的內容。

有時候讀書沒用,不是書的問題,而是你的問題

因為你窩在太小的圈圈中,書中談的都是離你好遠的內容,你勉強搆著了,也無法對你產生什麼影響,頂多就是腦中多了點資訊,而這種無法跟身體產生連結的資訊,通常過幾天就忘了。

讀書能幹嘛
獲得啟發當然也很好,但不能總是只有啟發,得實際改變些什麼

你以為只要讀就好,但其實重點不在讀

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,會設定一個固定的閱讀量,希望自己一個月中能讀多少本書

除非你還在第一階段「培養閱讀理解能力」,不然設定一個月要讀多少本書,是個愚蠢的目標

就像是想要減肥的人,設定一週要跑步五次;但減肥的重點就不在你運動多少,而在於飲食的控制。

那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設定跑步為目標?因為跑步會流很多汗,給你很辛苦的錯覺,你就會覺得自己很努力,一定會有成果。

但實際是,你花了時間,做了沒效果只能自爽的事

每個月讀完幾本書也會給你同樣的錯覺,事實上,你只是掉進低等勤奮的陷阱裡。

如果你讀書是為了改善生活、幫助決策或理解某個無法打通的知識,那很多時候,你根本不需要把一本書完整讀完,反而應該要同時在好幾本書中來回,跳過不必要的章節,去去看相關作者的TED Talk。

專注在特定的知識群,並試著把書中內容,變成自己可以用的系統知識。

聽起來很難對吧?的確很難

大多人絕對會抗拒做這件事,比起舒舒服服把一本書從頭看到尾,上面說的方法,辛苦非常多。

這種事情就是大腦會傲嬌地喊:「我不要!我不要!我不要!」

但當你這麼做的時候,你才會感受到進步,也許不是馬上,但絕對會來;

讀書,不是為了「讀書」這動作,想想你希望獲得什麼,進而去調整該做的事情。

沒人願意做,你才應該嘗試,人煙稀少的路,通常才是值得你前進的路。

讀書能幹嘛
一首經典的短詩

時間還沒到而已

我聽過一個關於讀書的小故事。

一個學生問師傅:「讀書有什麼用呢?」

師傅拿了個很多小洞的髒籃子,請學生去河邊裝水。

學生乖乖拿著籃子裝水,但因為籃子有洞,所以拿到師傅面前時,水都漏的差不多了。

師傅說:「你別管水是不是漏了,再裝就是了」

於是學生來來回回裝了好幾次水,但都徒勞無功,走到師傅面前時,水總是漏個精光。

「這跟讀書有什麼關係呢?」學生問「是要跟我說讀書真的沒有用嗎?」

「你看看你的籃子」

學生發現一開始骯髒的籃子,此刻已經潔淨透亮。

「讀書就像這樣,你常常覺得徒勞無功,沒有收穫,但你的心,會像那籃子一樣,漸漸地被洗刷乾淨,也許你自己都不會發覺。」

雖然這故事禪意濃實用性低,但他把讀書的狀態描述的很精妙,的確,即便你用我上述說的讀書法,短時間內,你也感受不到太多的改變,但時間一拉長,你會發現自己思考變深刻,不會再被很多莫名其妙的資訊牽動。

這是看Youtube、聽Podcast學習比較無法達到的效果,因為篇幅跟平台演算法的關係,你很難擴展自己的知識圈,也很難進行深刻的思考。

所以,即便現在有這麼多的學習資源,我還是會空出一些時間閱讀,因為書本能帶來的改變,是隱匿而巨大的。

讀書能幹嘛

不要停,有一天你會感謝自己

無論你還在讀書的那個階段,我只想跟你說:不要停

我買很多東西都會考慮很久,唯有買書時不手軟,一看到喜歡就馬上下手,想想看,花2-300元就能萃取別人的智慧結晶,這大概是全世界CP值最高的交易。(當然不包含一些為寫而寫的瞎書)

當市場上充斥著3天或10分鐘就能學會xx事情時,如果你能慢下來,讀好幾本書,深刻理解該領域中的盤根錯節,那這個知識就可以跟著你一輩子,而不是10分鐘學會,3天後忘光。

讀書絕非無用,反之,它大大有用,如果你感覺沒用,大概就是我文中談的幾個原因:讀太少沒有產生化學作用時間還沒到。

共勉之。

結語

原本希望這篇文章能像杯花草茶,結果寫一寫變得有點像毒雞湯?

我是真的感受到讀書的好處,才把這些想法分享給你們,不希望有人棄坑,把書丟半路上,那真的很可惜。

如果你也喜歡讀書,歡迎留言分享給我你的收穫。

這篇文章就先這樣囉,掰~

讀書能幹嘛
還是要享受讀書的過程,那是唯一能讓你堅持下去的辦法

分享出去唄!
預設圖片
早安傑森

嘿,早安!我是早安傑森。

我幫助有專業技能的人,創造有品味的個人品牌,並真正賺到錢

文章: 219

2 則留言

  1. 這篇寫的超級好的,感謝分享,之前為了看書所以看了很多怎麼學習的書,學習如何學習(?
    其中有一個概念就是講到動機,剛好跟你這篇符合,希望可以繼續喝到您的毒雞湯XD

發佈留言